AG8旗舰厅

pcbannermcbanner
新闻中心
news
一周“碳”秘(12月04日-12月10日)|第十一届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举办、国家发改委发布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
2023-12-18来源:

screenshot.png


  全球视野  

  01|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COP28

  12月4日,正在阿联酋迪拜举行的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8)进入第五天议程,主题为“金融、贸易、性别平等和责任”。深石集团与保尔森基金会共同举办了“绿色金融主题日”活动,聚焦如何通过绿色金融、绿色投资等手段,把握城市绿色转型的重要机遇,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损失两大问题。保尔森基金会呼吁加强国际、国家和地方协同治理,促进绿色领域投资增长。中国采取多项措施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房地产行业看到低碳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发展中国家面临资金短缺,需要新融资和技术支持,研究机构呼吁金融系统合作,增强生物多样性投资的市场导向和信息透明度。

  12月6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务实行动》报告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发布。报告系统梳理中国在顶层设计、地方试点、行业脱碳及全民参与共十个方面的务实行动,对外展示中国落实“双碳”承诺的进展,汇聚最佳减碳实践,为COP28贡献中国智慧和解决方案。课题组认为,中国在落实“双碳”承诺和《巴黎协定》的进程中已取得积极进展,同时形成了加速推进的重大潜力。

  12月6日,上海市作为直辖市代表参加于中国角举办,主题为“以碳市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上海实践”的边会活动。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联合主办,百余名中外嘉宾共聚一堂,共话碳市场、绿色金融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传递绿色低碳理念、绘就“美丽上海”。上海边会上,国际、国内专家从各自的专业领域角度,围绕气候投融资运作机制、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低碳发展、碳排放数据质量、实体企业低碳转型和碳资产管理等内容展开深入讨论,共同为上海的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12月8日,第十一届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在COP28“中国角”成功举办。中国代表团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COP28大会主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主任,以及来自博茨瓦纳、乍得、基里巴斯、老挝、马拉维、尼日利亚、柬埔寨、加纳等国的部长或部长级代表出席论坛。论坛上,中国与乍得签署了首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非洲光带”项目文件,并签署了中老(挝)、中基(里巴斯)、中博(茨瓦纳)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项目交付证书。此外,部长级环节后还举办了“非洲光带”项目实施路径与展望、落实全民早期预警倡议的行动与展望两个专题研讨。


  权威声音

  02|中欧绿色低碳发展合作典型案例发布

  12月5日上午,中欧合作伙伴对话“共塑绿色发展新动能”活动在京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中欧绿色低碳发展合作典型案例(共10个),涉及能源绿色转型、节能降碳增效、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循环经济发展等多个领域,典型案例分别为:

  案例1 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东台海上风电项目;

  案例2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碲化镉发电玻璃生产项目;

  案例3 空中客车(天津)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

  案例4 上海电力马耳他能源合作并投资黑山匈牙利新能源项目;

  案例5 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南沙“多位一体”微能源网示范项目;

  案例6 东方锅炉中欧污染物减排技术研究CHEERS项目;

  案例7 一汽-大众涂装节能降碳项目;

  案例8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哥廷根PACK产线建设项目;

  案例9 中材智科波兰Mal01日产37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

  案例10 杭州德泓科技秸秆制备乳酸中德联合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03|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

  12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于近日印发。张家口市等25个城市、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10个园区被确认为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各试点城市和园区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碳达峰试点建设作为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抓手,统筹谋划重点任务、研究推出改革举措、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各试点城市和园区要按照《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及《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部署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科学编制试点实施方案。

  04|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

  12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的通知。《行动计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为重点,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大力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开展区域协同治理,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提升污染防治能力;远近结合研究谋划大气污染防治路径,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加强源头防控,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05|生态环境部召开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进一步优化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的指导意见》等国家生态环境标准

  12月8日,生态环境部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进一步优化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的指导意见》,12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以及29种化学物质增补列入《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会议指出,重污染天气应对是打好蓝天保卫战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的工作目标。《指导意见》是贯彻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更加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的重要举措。会议强调制定印发《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 疑似生态破坏问题图斑遥感识别(试行)》《荒漠化区域生态质量评价技术规范》《湿地生态质量评价技术规范》等3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对规范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遥感识别、指导荒漠化区域和湿地生态质量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是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荒漠化防治和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的重要支撑;实行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制度是有效防控新污染物增量的源头管理制度和重要抓手。要认真落实国办《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有关要求,严格依法依规审批登记新化学物质,不断完善《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提高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技术评审水平,夯实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基础。

  06|生态环境部发布《土壤和沉积物19种金属元素总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9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

  12月8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消息,为支撑相关生态环境质量标准、风险管控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近期,生态环境部发布《土壤和沉积物19种金属元素总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 1315-2023)、《水质 氨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 195-2023)、《水质 总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 199-2023)、《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 200-2023)、《固定污染源废气 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HJ 1316-2023)、《环境空气和废气 6种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HJ 1317-2023)、《区域环境空气臭氧自动监测质量评估技术要求》(HJ 1318-2023)、《环境空气监测臭氧传递标准校准技术规范》(HJ 1319-2023)、《生态遥感地面观测与验证技术导则》(HJ 1320-2023)等9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其中,《土壤和沉积物 19种金属元素总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 1315-2023)为首次发布,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19种金属元素总量的测定,与现行相关监测标准相比,本标准具有可测定金属元素种类多、灵敏度高、易于推广等优点,可支撑《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等标准实施。

  

  行业聚焦

  07|《林火碳排放研究蓝皮书(2023)》发布

  12月7日,中国科学院发布《林火碳排放研究蓝皮书(2023)》,该蓝皮书由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牵头,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编撰。集中呈现了中国科学院专家关于全球林火碳排放研究的最新结果,分析了2001年至2022年全球林火碳排放的分布特征和时空动态,评估了全球主要极端林火事件气候环境效应。专家呼吁未来将林火碳排放纳入全球碳核算体系,同时加强对极端林火的防范与管理,共同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蓝皮书》显示,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极端林火事件频发是造成近年来全球林火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蓝皮书》对全球典型极端林火事件进行了梳理,以2023年加拿大极端林火事件为例,本次林火直接排放CO2超过15亿吨,高于加拿大过去22年林火产生CO2排放量的总和(13.74亿吨),严重削弱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此外,2023年5月至8月,加拿大林火累计排放1002万吨PM2.5,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仅波及本国全境,还通过大气环流作用,对北半球广大地区的空气质量产生显著影响。中国森林面积占全球5.4%,但林火碳排放量仅占全球林火碳排放总量的0.65%,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001年至2022年间,中国林火碳排放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年均CO2排放量为0.10亿吨。